首页

冰时代黑冰女王免费

时间:2025-05-26 08:40:00 作者:“老”瓷都的国际“新”力量:多元文化激活古老技艺 浏览量:18991

  中新社景德镇5月25日电 题:“老”瓷都的国际“新”力量:多元文化激活古老技艺

 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

  “我在电脑上做好设计,导入程序即可将设计内容转换成代码发送到3D打印机,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创作陶瓷。”在“千年瓷都”江西景德镇的一间工作室内,来自美国的新锐陶瓷艺术家迈克尔(Michael May)正用创新技术重构瓷艺边界。

  迈克尔自一年前因景德镇陶溪川艺术中心候鸟计划(即国际艺术家驻场计划)来到景德镇,本只打算停留三个月的他,如今对景德镇的留恋与喜爱越来越深。

3月26日,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国际工作室,美国新锐陶瓷艺术家迈克尔(Michael May)手持自己用 3D 打印机创作的陶艺作品(左)和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(右),向人们介绍他独特的创作理念。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

  “我创作陶瓷作品的工具也是用3D打印机制作出来的,这让我创作时更加得心应手。”在迈克尔的工作台上,一件大型的陶艺作品初见雏形,用3D打印机制作的印章在陶罐上留下了一朵朵小花,五颜六色的釉料也让它们更显灵动。

  “我很喜欢青花瓷,景德镇也给了我许多创作灵感。”迈克尔表示,自己尝试在传统技艺中加入现代技术,也不断探索多种陶艺制作方式的融合,希望借此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,为陶瓷艺术带来新的活力。

  现如今,迈克尔不仅在景德镇持续创作,也把自己的所学、所想倾囊相授,在陶溪川内开设课程。“每一节课都会尝试教一些和之前不同的内容,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学习基础知识,也能学到一些特别的东西。”迈克尔如是说。

  与迈克尔一样,来自尼日利亚的艺术家克里斯(Chris Klay)也是陶溪川国际工作室的驻场艺术家之一。有所不同的是,克里斯此前没有做过陶瓷。于他而言,景德镇是一场有趣的“陶瓷启蒙”。

3月26日,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国际工作室,尼日利亚艺术家克里斯(Chris Klay)正在进行陶艺制作。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

  “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陶艺家晒出自己的作品,觉得太美了,我也想做出这样美的作品。”作为一名艺术家,克里斯一直在探索艺术的多种可能。

  克里斯发现,在景德镇不论是老者还是孩童,都对陶瓷十分了解,自己在与当地艺术家交流时,也会获得许多创作灵感。

  “这是非洲常见的一些图案,我会在创作时加入家乡的元素。”克里斯称,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自己对家乡文化的回忆与对景德镇工艺的敬意,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,促进中非陶瓷文化的交流与融合。

  与克里斯一样,来自印度的雕塑家斯里尼亚·乔杜里(Srinia Chowdhury)对景德镇同样是慕名而来。“这里是陶瓷艺术家的宝库,我从未在一个地方,同一时间内见到这么多的陶瓷作品,来这里也是为了拓展我的艺术边界。”斯里尼亚·乔杜里说。

4月9日,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艺术中心的国际工作室,印度雕塑家斯里尼亚·乔杜里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,并摆出和作品人物同样的表情。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

  在斯里尼亚·乔杜里的工作台上,泥坯造型奇特有趣,同时绘制着俏皮可爱的图案,丰富多彩的颜色更添一份印度风情,作品既保留了印度雕塑的繁复韵律,又浸润着景德镇传统技艺的质感。在景德镇,斯里尼亚·乔杜里找到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无限可能。她表示,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,让更多人了解印度文化与陶瓷艺术融合的魅力。

  现如今,在景德镇有着数千名像他们一样的“洋景漂”(指来到江西景德镇从事陶瓷相关工作或艺术创作的外国人士),不论是3D打印的陶瓷,还是泥坯上的非洲图案,都正凝聚成古老瓷都的陶艺新力量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迎回仪式在沈阳举行

蜀道亦是文化交流的通道。在古代,佛教及造像艺术从印度经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地区,蜀道是佛教及造像艺术南下的重要通道,此次特展以多媒体投影的方式,呈现了蜀道沿线广元、巴中等地的精美石窟造像。

国家医保局:截至去年底,全国九成以上统筹地区已开展DRG/DIP支付方式改革

速度滑冰赛场上演了“青春对决”。北京队选手丛振龙获得青年组男子5000米冠军,他也在24日收获男子集体出发金牌。黑龙江小将刘斌延续了前一日赢得男子1000米冠军时的好状态,再次将男子500米金牌收入囊中。女子方面,吉林队刘昀琪同样斩获个人第二金,继1000米夺冠后又拿下1500米金牌。

谭华任中国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

孙颖莎在分享时表示,有梦可追是一种幸福,当她真正穿上国家队球衣时,她意识到,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。如果说自己的名字意味着一种光荣,那么国旗则代表着一种责任,一种使命,值得自己付出一切去捍卫,去战斗。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梦想和祖国的荣誉结合起来,才会真正感受到梦想带来的坚韧。

委员通道丨张海华:乘势而上 让东北成为全面振兴的热土

近日,河北围场木兰夜校非遗剪纸课程在塞罕坝生态馆开课。课程内容涵盖剪纸的历史文化、基本技法、创意设计等多个方面。在课堂上,授课教师从简单的对折到巧妙的勾勒图案,每一个步骤都耐心细致地为学员们展示剪纸技巧。一张张普通的彩纸在老师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。学员们也纷纷拿起剪刀,开始自己动手实践,亲身体验剪纸艺术的乐趣。一把剪刀,一张纸,方寸之间,变幻无穷。不多时,一个个精美的图案逐渐成形,每一个作品都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剪纸艺术独特的理解。此次剪纸课程,不仅锻炼了学员们的动手能力,培养了创造力和审美鉴赏力,还通过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,让学员们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(赵焕华 张斌 郑洋 周怡 制作 刘鹏 视频来源 承德台)

最高检: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.7万人

10月27日,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发起的“皮肤守护之旅 共筑健康生态”皮肤健康公益行系列活动启动会在北京召开。本项目将协同皮肤健康领域的专家、机构、媒体共同行动,深入基层开展皮肤健康公益科普活动,旨在提高公众对皮肤健康的认识,加强对皮肤疾病科学防治的了解,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。皮肤健康公益行系列活动将通过开展科普宣传、义诊服务、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,汇聚各方力量,共同为构建一个健康、和谐的皮肤健康生态环境而努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